各二级学院(培养单位):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人生目标、培养高尚品格的关键一步,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做好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环境,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凸显、成效明显的新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热爱学校、融入学校,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二、教育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新生全面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组织学生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体验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验课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价值引领课堂学习。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国庆节、教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升旗仪式、红色故事宣讲等形式,线上线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认真组织好新生军训工作,做好新生国防教育。
2.爱校荣校教育
开展理念创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迎新活动,营造有仪式感的入学氛围。组织新生参加学校和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引导新生了解学校的辉煌成就和办学理念,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通过新生第一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新生了解学校和学院发展历史、基本情况和校院文化等。
3.安全健康教育
推进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提升健康素养,重点开展好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健康科普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持续落实和细化安全工作责任,严格按照《二级学院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台账本》规范要求,做实学生防火、防盗、防骗、防不良网贷、防电信诈骗、防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防求职陷阱等方面教育引导,做到新生知晓全覆盖,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引导新生关注“中南小黄帽”微信公众号,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活安全手册》,有序组织新生到“大学生安全教育沉浸式体验课堂”开展安等教育。
4.入学适应教育
根据新生特点和需求,从环境适应、角色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社交适应等方面着手,开展全面的适应性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中南大学”“中南云麓谷”“中南小团子”等和各学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认真学习新生专栏,做好新生前置教育。做好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各类困难补助、校内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基层就业及服兵役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等资助政策宣传,让新生全面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组织本科新生学习《本科生手册》,针对大类招生的本科新生,做好大类管理有关教育工作。组织研究生新生学习《研究生手册》,做好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科学精神教育,开展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活动。
5.学习养成教育
结合“学在中南”励学、勤学、优学、辅学学风建设体系,加强典型榜样激励,充分发挥学院教师与高年级优秀学生作用,通过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宣讲、成果展示、杰出校友交流等多种形式专题活动,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学习动力;狠抓学习过程管理,通过引导参加问渠晨读、“五勤”课堂等勤学自律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强化学习指导与辅导,通过引导参与学生学习指导与发展中心(知新馆)紧跟课程进度的学业辅导与答疑、学习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促进学业发展。组织新生积极参加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问渠长廊举办的活动,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6.专业学习教育
结合本单位情况,安排学科带头人、名师、学长与新生见面交流,向新生介绍专业特点与发展现状、学院师资情况、课程设置、学风教风、实验设备配置以及专业学习方法、专业能力塑造等,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强化专业归属感,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专业意识和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动力。
7.法制与校纪校规教育
深化法制教育,组织新生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交互式体验课堂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组织新生学习校规校纪和参与校纪校规考试,引导新生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组织学生学习《关于主动清理(上缴)涉恐暴恐音视频资料告知书》,签订《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承诺书》,并由学院统一存档至学生毕业。
8.廉洁文化教育
通过专题班会、主题讲座、党课团课、报告会、讨论性学习等形式,将廉洁文化教育与学生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尚廉、践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素养和树立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9.阅读素养教育
推进“书香中南”阅读素养提升工程,以“开展十余项特色读书活动、建设百余个阅读基站、每月发放千余本心愿书籍、培养数万名阅读达人”为主要思路,围绕“勤读书”“爱读书”“善读书”建立阅读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学生阅读素养提升阵地,教育引导学生以书为友、以书为师、以书明智、以书养德,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0.健康素养教育
推进“活力中南”健康素养提升体系,以开展十余项品牌锻炼活动、建设百余个体育锻炼活动点、培养数千名“运动达人”、带动数万名学生参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为思路,围绕健康教育科学化、健身活动趣味化、体育锻炼大众化三大实施路径,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振学生精气神,营造健康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校园氛围。
11.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全面真实掌握全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朋辈互助、素质拓展等方式,向新生普及有关入学适应、人际关系、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及时帮扶。
12.生涯规划教育
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通过新生第一课、院系讲座、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知名专家学者报告会、访谈活动等方式,将学生发展与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新生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正确评价自我,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13.校园礼仪教育
组织全体新生认真学习校园礼仪,尤其是课堂礼仪,通过观看礼仪教育短片,开展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等方式,培养新生养成良好礼仪行为习惯,规范课堂礼仪,提高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
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用好“56度中南工作室”平台资源,以学生骨干或班级为团队,通过预约方式组织新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验课堂”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引领各族学生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教育形式
1.学校统一组织新生开学典礼、党委书记校长第一堂思政课、新生体检、新生信息采集、新生军训、新生红歌赛、新生班长培训班、校纪校规与安全知识考试、新生安全健康教育、本科生职业规划第一课、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等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协助组织学生参加。
2.各单位可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组织开展“院史院情教育”、主题班会、新老生见面会、迎新晚会、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校院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注重对大类专业管理学生进行多层次专业教育和多元化专业引导,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3.各单位要加强班团建设和宿舍管理,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第一次班会,尽快通过公正民主的方式成立团支部和班委会,遴选寝室长,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学生干部培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尽快形成班级、宿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友爱的集体氛围。
4.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骨干及高年级学生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长领航活动,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
5.各单位要敦促新生班导师、辅导员尽早对每一名新生开展深度辅导,有针对性地了解新生在学习、生活、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和困惑,建立长期沟通的对话机制,及时与学生工作部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全员合力,保证教育实效性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组成由本单位党政领导、专业教师、优秀校友、辅导员、班导师和学生骨干共同参与的工作团队,在学校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特色、学科特点和新生需求,根据时间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周密安排好新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新生入学教育丰富全面、落地落实。
2.创新形式,拓宽渠道,注重教育主体性
各单位要坚持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学长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班级和社团的沟通桥梁作用,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高地。
3.强化摸底,注重细节,突出教育针对性
各新生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一线,通过查看档案、召开班会、家长恳谈会、走访宿舍、交流谈心等方式,对新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实施精准分类指导,重点关注重大身体疾病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遭遇变故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和新生适应困难的学生,积极开展朋辈互助和一对一辅导,确保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4.加大宣传,巩固成果,凸显教育示范性
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及时宣传入学教育的好方法、好形式和好经验,不断总结成果和特色,及时向学工部报送相关教育活动的新闻和动态,学工部将择优推送到各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巩固教育成果。
请各单位将本单位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总结电子稿于10月30日前发至邮箱xgb_jyk@163.com。
联系人:蒋宁 88830180
学生工作部(处)
2023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