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9月22日,中南大学问渠课堂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学第一课——“抗战烽火映丹心 党性修养育新人”抗战主题思政课与专题展览走进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馆)长熊学爱、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汪平等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活动伊始,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致辞。他强调了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指出刘少奇同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介绍了中南大学与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共建大思政课的意义,以及学校在红色文化育人方面的举措,最后鼓励同学们学习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随后,《烽火丹心——刘少奇与抗日战争》主题思政课精彩开讲。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宣讲团队通过四个故事《抗战也要有个家嘛》《不要惊扰老乡》《校歌中的抗战故事》《“零号首长”与铁道游击队》,生动再现刘少奇同志在抗战时期的奋斗足迹与崇高品格。鲜活的情节带领现场师生仿佛穿越了历史烽烟,深刻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担当。活动现场掌声不断。

思政课结束后,馆校共建签约仪式顺利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争春与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馆)长熊学爱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课程共建、人才共育”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推动革命文物蕴含的信仰力量转化为青年的政治认同与精神品格。

活动最后,大家有序参观“烽火丹心——刘少奇与抗日战争”专题展览,在一幅幅珍贵图片、一段段历史文字前思考,进一步感受抗战历史的厚重与革命先辈的不朽精神。

此次“抗战烽火映丹心 党性修养育新人”系列活动,既是中南大学与刘少奇纪念馆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刻实践,更是双方深化校馆合作、共推大思政建设的生动缩影。中南大学问渠长廊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教学基地,未来亦将持续激活红色资源的育人效能,为培养更多心怀家国、勇担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