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巧制毛毡,致富乡村”团队7名队员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阿乌利亚乡托逊村,开展主题为“哈萨克族手工羊毛毡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永远跟党走——2021年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羊毛毡做工精细、结实耐用,蕴含着哈萨克族细腻、柔情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面临考验,如何保护和传承,并让其融入现代社会亟需我们关注。中南大学“巧制毛毡,致富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希望在伊宁县托逊村参与体验哈萨克族羊毛毡工艺制作记录制作过程,将心中炽热的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祖国最西北的一片土地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了解国情,同党一条心,创造性的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图为团队成员与本次实践活动一起擀毡子的当地牧民)
擀毡日记
2021年8月1日下午“巧制毛毡,致富乡村”小分队到达吐呼拉苏草原采购羊毛。选材是成功擀制一件羊毛毡的基础,因此羊毛的选取极为讲究。一般从夏天的羊羔身上剪下的羊毛最适合用于擀毡子,此时羊毛长度在4-5厘米。吐呼拉苏草原是伊犁河谷里的天然牧场,是采购羊毛的绝佳地。团队成员联系到一家准备剪羊毛的哈萨克牧民家庭,购买羊毛。
8月5日上午,实践团队到山下的小工厂,加工从草原带下来的羊毛,为擀毡子做好准备。8月8日,团队成员到提前预约好的牧民巴合提亚尔叔叔家,开始擀毡子活动:制作羊毛毡有铺羊毛,踢毡子,擀毡子,清洗,晾干五个程序。
牧民认真地为实践团队成员讲解每一步:首先,将羊毛摊铺到平放在地上的岌岌帘子后,多次整理使之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其次将烧好的开水用水舀均匀的洒在摊铺好的羊毛上,给羊毛毡合创造湿热条件。最后将羊毛连同岌岌帘子一起卷起,并用绳子从外面缠绕捆紧。踢擀毡子时,将一条四、五米长的绳子打好接头,放在帘子中段,拉动绳子使岌岌帘子随之滚动,其他人排成一列,用脚踩帘子持续1个多小时。当能从岌岌帘子缝隙中看到有毛尖露出时,说明已经成形,实践团队成员一起用胳膊用力使之来回滚动,完成最后的定型工作。
(图为在托逊村巴合提亚尔牧民叔叔家擀毡子)
将加工定形后的毡子顺长对折后呈圆筒状立起,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就是纯手工制作的毛毡了。在牧民叔叔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亲自参与体验这次擀毡活动,用7个小时擀好了一块三米长的毡子。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巴合体别克深入了解羊毛毡工艺的文化功能,探讨如何使传统毛毡工艺向艺术领域转型)
此次实践活动从8月1日的整装出发,到8月10日的返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期十天的“永远跟党走——2021年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成员们发扬着“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并贯彻落实在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活动的结束不是结束,而是更好的开始。相信生活在吐呼拉苏草原的游牧民族能够更好地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而当地党政委政府也能够更好的结合乡村旅游,大力保护民族文化,推动产业扶贫,帮助更多哈萨克族同胞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