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心理助人工作技能培训班开班第二天,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探究心理学理论渊源、经典流派,汲取辅导员心理助人工作开展实践经验。上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祁琪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四大经典理论,下午马晓虹老师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讲授了心理助人工作的开展及如何有效建立助人关系。
上午祁琪老师就心理助人经典流派展开讲解。她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妙语连珠、声情并茂,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理论知识入脑入心,深受大家欢迎。四大流派的学习首先从“精神分析理论”开始。
第一个流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此外,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本我”突出的人更随性,自我约束力弱,同时心理弹性相对较大;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突出的人生活更严谨、自我约束力强,但同时心里弹性也更小;“自我”则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第二个流派的学习聚焦于“行为主义理论”。我们详细了解了代表人物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或模仿学习理论”,并学习了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常用的治疗方法:系统脱敏、冲击疗法、奖励法、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疗法。
在第三个流派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中,祁琪老师指出,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我们开展工作时,如发现没必要进行深层次探索和挖掘时,往往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引导学生。
第四个流派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关于“人本主义”,我们重点学习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理论观点,了解了“患者中心疗法”。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提到了现在人们对于手机电量以及网络数据信号的需求成为了其他层次的基石。同时,我们明白了咨询师要有三种品质: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准确的共情理解。心理助人就是以一颗心去影响另一颗心,以一个灵魂去碰撞另一个灵魂。
下午马晓虹老师详细阐释了辅导员心理助人工作开展的要点、内容以及怎样建立心理助人关系。马老师阅历丰富、博闻多识、她的授课内容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豁然开朗、她用有温度的话语让我们如沐春风。
首先她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心理助‘人’?”我们在日常同学生的谈心谈话过程中,谈话重点往往停留在学生面临的问题表面,由于这种方式不能追溯到问题的根源,也没有真正关注“人”本身,从而导致尽管反反复复发生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助人就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开展育人工作,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人”的需要。
马老师指出,我们开展的心理助人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干预。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这个“人”感兴趣。她指出,要像恋人一样,对对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产生兴趣、认真聆听、深入了解,在管理者、教育者和咨询师三个角色中自如切换,通过将政策法规、教育教学和接纳共情等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灌输理念和滋润心灵的目标转换。
心理助人关系是指心理助人者与被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既一种与职业相联系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可与生活进行融合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助人关系是开展心理助人的前提条件,也是心理助人达到效果的先决条件。
在阐述各种咨询理念下的心理助人关系的特征时,马老师生动形象的做了比喻:精神分析法就像柯南中侦探与案件的关系——真相只有一个;行为疗法则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一人病一人解;认知疗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认知”去引导;人本主义则是朋友与朋友之间良好又平等的关系——以心待心。
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助人关系,马老师强调心理助人者在工作中应当坚持以下五种基本态度: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她分别从每一个层面切入,深入剖析内涵外延、详细讲解运用方法、巧妙深化案例启示,对我们今后助人工作的开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最后马老师表示,良好的咨询关系不仅有利于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本身就具有咨询价值。我们所要遵循的不仅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是日常为人处事和人格特征的现实反映。恰到好处地表达,是一门技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项艺术。
满满的一天,满满的收获。这次培训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形的工具、注入了无形的力量。学习、思考、实践、升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我们一直在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