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问渠课堂活动在外国语学院501举行。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罗选民教授受邀开讲。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文地以及外语院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让我们走进问渠课堂,紧紧跟随罗选民教授的脚步,深刻了解西南联大的文化记忆与学术精神!

罗选民教授以“西南联大的文化记忆与学术精神”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师生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领悟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与学术自由精神。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从“烽火南迁”、“文脉保存”、“家国情怀”和“联大的精神”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启发学子对当下文化传承和学术精神的深刻思考。
在讲述西南联大英语课本的编撰背景及其教育理念时,罗选民教授强调了三个要点:阅读之于唤醒人性的善良与勇气,教育之于破除思想的愚昧,理想与觉悟之于照亮未来的道路。课本内容不仅要包含文艺,还要包含教育和政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谦谦君子与为国捐躯的勇士,而不是为了获得高分而拼命学习的书虫。

罗选民教授还分享了西南联大的一些小故事,寓文化传承和坚持学术精神之重要性于生动故事中。在南迁途中,师生们结合各自的专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将实践调查融入到整个旅途之中。因此,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西南联大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问答环节,同学们求知若渴。有同学发出“如何将西南联大精神和当下的时代需求相结合,让学术精神在专业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疑问,罗选民教授强调了在AI等新技术背景下,保持独立思考和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翻译工作,鼓励同学们坚持个人发现与创新。

罗选民教授的分享让同学们对西南联大的精神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化传承和学术自由的思考。希望同学们在面对科技变革时,能时刻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中南大学问渠长廊是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设立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一直以来深耕育人沃土,成为中南大学文化育人、学风涵养的重要阵地。未来,将持续强化名师引领,充分发挥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