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18点,为了帮助一心乡的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同时也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动手与协作能力,将学习的理论与其的应用相结合,中南大学赴一心乡寻泮公益授课团的成员之一衡宥儒同学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趣味实验室”课。

首先衡宥儒分析了当今形势下理工和科学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科技水平的提升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综合国力,增加孩子们学习数物学科的积极性,为之后分实验介绍科学原理打好了基础。
接着,衡宥儒分别以“钢珠穿硬币”“打不倒的硬币”“神奇的A4纸”三个实验分别阐述了动量定理、物体的惯性、着火需要满足条件的原理。讲解的同时配有视频,在讲完各个实验之后还有把先前阐述的原理发散到其他的例子,衡同学的讲解生动有趣,让人感到趣味盎然。

衡宥儒在讲解“神奇的A4纸”部分时,利用A4纸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缠绕着铜丝的纸片不会着火;另一个是通过特定的裁剪法可以增加纸张的周长。该部分第二个实验原理的本质其实是极限论,但是面对初中生直接对极限进行解释会导致知识的断层,同学们就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于是衡同学特意跳开对极限论的讲解,就事论事,从对纸张的裁剪方面向同学们解释“用弯曲的减法,扩大了纸张的周长,待纸张对折的地方剪开之后,一张纸能够变成一个闭合的大圆圈”。利用了几何学来帮助解答,既让同学们觉得通俗易懂,也让他们更好的发现了课堂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讲课的同时衡宥儒还增加了与同学互动的环节,表面上看来的一个个小问题,其中却蕴含着不同的科学原理。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热烈,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此次“趣味小实验”的课程展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不同小知识,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意识,拓展了他们眼界的同时也告诉了他们看似深奥的理工学科,其实只是从生活中一个个无比熟悉的小现象中发现的结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改变,他们就是有趣生动的。
(数学与统计学院 胡雁飞 编辑 周剑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