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赴河南省滑县“家乡日记”暑假社会实践团来到滑县大运河遗产保护示范区,实践团队成员们拜访了大运河滑县段遗产管理专家王国宏主任,并在其带领下调研了大运河滑县段。
图为王主任为团队讲解历大运河历史 毛子腾 摄
王主任为团队讲解了大运河的起源、发展和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运河起源于隋朝,在古时白沟的基础上开挖而成,明代改成卫河延续至今,凝结了100多万劳动人民的汗水。自开凿白沟至20世纪70年代,大运河持续通航1800年,造福了万千百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为大运河老庙街码头 毛子腾 摄
图为大运河滑县段宣传册 毛子腾 摄
随后,王主任带领团队调研了大运河遗址,探访了古代大运河码头,给队员们发放了大运河滑县段遗产的宣传册,运河滑县段现存原生态古河道8240米、古码头9座、古城墙3000余米、明清街区古建筑1000余间。曾经的繁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调研结束之际,王主任留下寄语:“希望大学生们能对家乡的辉煌有更加详细的认识,只要大运河遗产还在,我们的精神传承就不会断,也希望人们能正确的认识大运河,了解‘小天津'!”最后,王主任与实践团队合影留念。
图为王主任和实践团队合影 毛子腾 摄
大运河滑县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历史留存见证了昔日航运的繁荣,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对家乡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宣传家乡运河文化的决心。实践团队计划与滑县大运河遗产保护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宣传,提升道口古镇和大运河的旅游影响力。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毛子腾 编辑 周剑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