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我院召开第二届研究生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勤教授、外交学院王敏博士进行主旨发言,同时我院陈则恩、王昱、刘茜、谢芊芊四位博士生依次进行报告。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学院全体党政领导、全体研究生导师和所有在校硕博研究生。
论坛由杨文地副院长主持,首先李清平院长发表了讲话,论坛的关键词是学术研讨与文献资源,促进思想传播与学术争鸣。大会发言涵盖最前沿研究成果,为论文撰写﹑著作出版与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帮助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丰富思想内容,助力学术发展。
大会专家发言环节,两位校外专家分享了她们的研究成果。华中科技大学黄勤教授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依托,从译者身份的角度对比分析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的译者行为,阐明不同的译者身份对其译者行为的影响。黄教授认为,沙博理的制度化译者身份和王际真的市场化译者身份在译本选择和译本表达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译者行为痕迹;在译本选择上,沙博理属于“任务指派型”,表现为全选原文本的求真行为,而王际真偏向“自主选择型”,侧重节选原文本的务实行为;在译本表达上,沙博理更多表现为政治务实下的求真行为,而王际真则倾向于以求真为本的市场务实行为。
外交学院王敏博士以“Earl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yths in Europe, 1575-1688”为题,展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作出精彩发言:(1)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Myths in Europ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2)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First Europe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Myths through Translation,1575-1688; (3)The Complexity of European Missionaries' Indifference/Interest towards Chinese Mythical Texts during the First Encounters. 她的研究以英语、日语和西班牙语文献为基础,以宽阔的视野在翻译史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在场听众获益良多。为了研究顺利开展,她曾自学了西班牙语,目前还在学习法语,这样的研究精神也非常值得学习。
陈则恩﹑王昱﹑刘茜和谢芊芊四位博士在博士发言环节分别展示了如下研究内容:从“过渡仪式”看索因卡仪式戏剧思想中的社会变革意识;中国译学国际影响力可视化分析(2010-2019);《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兼论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潜势孤独症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跟踪研究。现场讨论交流不断,气氛热烈。
下午2:00,各分论坛如火如荼地展开。学院研究生就研究内容进行了汇报,在场的研究生导师依次与研究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期间与会学生收获匪浅,意犹未尽。
下午4:30,我院第二届研究生论坛闭幕式正式开始,各分论坛点评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路旦俊老师强调:研究结构应避免雷同,同一题材也需自寻亮点;例证需具权威性;摘要需简明扼要;结论升华意义大于总结。李玲老师指出,分论坛旨在帮助同学们进行修正,而部分同学研究进度未达标,需抓紧时间;研究内容方面,需要培养问题意识,明确研究思路,得出清晰结论。单宇老师指出,大多数学生出现了方法论方面的焦虑,使用了某种研究方法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探讨;其次,在学界产生大思想变化的背景下,学生可基于新视角进行研究。范武邱老师则为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要达到课题目标,需注重对国家需要的对接;当前定性研究太多,要加强定量研究;文献综述的撰写需加强;论述方面应避免“就事论事”,有拔高才有新意。仲文明老师提出十二字指导意见:“基于文本,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并提出要解决理论框架不清楚﹑材料利用效率低下和英语写作能力尚待加强的问题。吴远宁老师指出,同学们的选题符合要求,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值得肯定,然而论文模板的规范性﹑术语的权威性与文章标题安排的逻辑性与相关性还需注意。中英伦葩老师和许燕老师因有事特意写下意见委托研究生代为宣读,她们表扬了同学们研究内容的丰富﹑准备之充分与视角的多元,并提出研究框架还需完善﹑减少对文本的过度依赖﹑增多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的建议。
最后,杨文地副院长强调,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坛具有促进学术交流碰撞的重要意义,将以半年一度的频率继续延续。他还表示,研究生论坛点燃了本院的学术氛围,让大家意识到要发现问题,不能闭门造车。作为研究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鼓励大家养成读文献﹑勤交流﹑更新方法的习惯,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外国语学院 庄玉蓉 编辑 陆茗茗)